当前位置:主页 > 六个工会> >

2022年通化市总工会全力打造“六个工会”

发布日期: 2022-05-30 09:14:58 浏览次数:0

 2022年通化市总工会将深入推进“六项行动”,继续办好“十件实事”,全力打造“六个工会”,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奋力开创通化振兴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以丰硕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打造忠诚于党的红色工会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政治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要求,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思想引领,让红色工会的色泽更加鲜明。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健全常态化学习制度,开展学习研讨、专题培训、宣传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不断夯实广大职工信仰信念的思想根基。

 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打造“工”字系列职工文化特色品牌。建好、管好、用好职工书屋,开展“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主题阅读活动。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宣传,讲好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讲足伟大成就,讲明发展前景,引导广大职工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广大职工团结奋进新时代的思想基础。

 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聚焦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深入推进“求学圆梦行动”,以成人高考、远程教育、高职扩招等专项活动为依托,继续开展“全省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学历提升”专项行动,资助500名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一线职工和产业工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全面提升学历层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坚持高质量建功立业,打造唯先唯实的实干工会

 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以“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围绕“十大行动、百项工程”,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组织广大职工参加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活动。构建三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激发职工创新创业活力。加强非公企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围绕重大工程、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开展全市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挥工会牵头抓总作用,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等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三级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平台建设推进年活动,充分发挥我市精益工匠示范培训基地、职工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引领作用,建设好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抓好劳模培养选树和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及时兑现劳模待遇。探索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实现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数量和质量双提高。发掘用好通化红色工运资源,筹建通化市劳模(工匠)展示馆,成立劳模(工匠)协会,引导广大职工、学生、群众向劳模学习,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为通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工会力量。

 着力助推经济发展。持续推进民营经济项目发展,重点打造“精益工匠示范单位”。扎实推进通化职工助力冰雪运动活动,普惠工会会员,撬动冰雪消费,助推我市冰雪经济快速发展。持续开展“吉林职工双创扶持计划”小额贴息贷款工作,继续做好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工作。

 (三)坚持高品质服务职工,打造共建共享的为民工会

 健全常态化帮扶机制。发挥工会在促进就业中的优势作用,深化工会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实施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工会就业服务项目。完善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状况监测预警和预防返困机制,加强对因疫情灾情生活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服务职工工作,聚焦疫情防控大局,开展“全市劳模职工总动员 筑起无疫城市新防线”主题活动,积极创建无疫企业、无疫工厂、无疫车间、无疫班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建“无疫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着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叫响做实“吉工+”服务品牌,帮助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实现职工互助保障活动覆盖人数再上新台阶,互助保障会员会费达到180万元。深入实施职工健康工程,拓展服务职工项目,打造服务职工综合体。继续做好工会系统对口援疆援藏和乡村振兴包保帮扶工作。

 加强关爱户外劳动者阵地建设。加大“工驿站”建设力度,完善地图线上查询功能,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巩固“一站一品牌”活动成果,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建好用好“司机之家”“快递员之家”“外卖配送员之家”等服务阵地。

 (四)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打造勇于担当的维权工会

 构建促进和谐劳动关系长效机制。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活动,推动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创新民主管理实践形式,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深化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活动。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积极适应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精准做好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工作。

 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做好“工会+法院”诉调对接工作,认真落实好“五个坚决”长效机制。扎实做好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化解工作。把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一线、消除在萌芽状态。持续深化工会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工作,健全工会与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和新社会阶层人士常态化联系制度,筑牢风险防线,务必做到“五个不发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修改后的《工会法》,持续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强化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

 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充分发挥新业态工会组织作用,推动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坚持高标准网上办公,打造高效协调的智慧工会

 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发挥好通化工会网站、微信工作群等网络阵地优势,采取职工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和完善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和处置机制,做好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的涉工舆情监测。组织全市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培育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网络法制观念、文明用网习惯、责任意识担当等基本素养的职工好网民,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唱响主旋律、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加强网上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夯实全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数据库,有效集成信息资源,积极利用大数据更精准地服务职工。提高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让视频系统成为推进工会工作的常态化手段。要利用“吉工e站”APP等平台开展服务会员的线上活动,通过开展普惠性服务,让职工了解工会、支持工会、依靠工会,增强职工群众的归属感。

 深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应对处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风险防控能力。要严格管控上网信息,遵循涉密信息不上网、不发布、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保障上网信息的安全、准确、及时和有效。要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系统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对涉及职工个人隐私等重要数据保护力度,维护好职工群众网络信息合法权益。

 (六)坚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创新创优的品牌工会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工会自身建设的首位,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市委省总的各项决策部署。

 依法依规建制度。继续贯彻《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办法》,完善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以全面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为契机,聚焦主责主业,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健全完善工会经费收缴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以审计为基础的工会经费预决算审查工作机制。

 规范建设强基础。持续推进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重点把灵活就业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加大“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力度,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力推进“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以医药高新区为重点,深入开展高新区企业集中入会行动,推动实现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双提升。

 善始善终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责任导向、效果导向,运用五化工作法,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思考定位、谋划推进,找准工会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要以竞进有为的时代感、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履职担当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雷厉风行、不等不停、奋勇争先,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推动宏伟蓝图变成生动实践。

 清正廉洁守底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根除“慵懒散”“躲怕推”“奢私贪”等作风顽疾,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努力将工会组织建设成真正让广大职工群众满意的职工之家。